读《西藏度亡经》有感

对于死亡,因为恐惧,所以大部分人都采取回避的态度。就像孔子说的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。但是,读完这本《西藏度亡经》后,我却得到了另外一个观点,“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”。

唯物主义和西方的科学把死亡看作是一个人的个体完全消亡的过程,这给大众带来了不必要的恐惧。西医做的事,通常是想方设法延缓死亡,干扰死亡的过程。以至于垂死之人,一旦到了医院之中,就会被各种医疗手段所折磨,最后充满着恐惧和痛苦离开这个世界。

相反的,东方的佛教,却告诉我们临死之人面对死亡,应该精神镇定,勇敢无畏。而且,平时在心智上应该有适当的训练和指导,以至于在面对死亡时出现的各种境界时,能够从容不迫。很多佛教徒能够预知自己的死亡,而且在没有任何痛苦的状态下安然离去,即所谓“预知时日,无疾而终”。西藏的很多大成就者,还可以在圆寂时化成一道彩虹。所以,佛教把死亡这个恐怖的事,变成了一种艺术,生死自在,来去自如。

Tibetan Book of The Dead

《西藏度亡经》为我们展示了人死之后,处于中阴身状态时,可能面对的各种境界,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境界获得解脱的方法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,在生前无法克服的心魔,在死后的中阴身状态时依然会成为你的困扰,令你无法解脱,重新进入轮回的迷雾中。所以,只有在生前进行长期的训练,培养自己的定力和觉知能力,才可能为死后将面对的各种境界作好准备。

这本书常常激励我在人生中战胜自己的恐惧,勇往直前。

最后要说的是,这本书的传承方式很神奇,它不是以传统的物理媒介、而是以西藏密宗中伏藏的方式传承的。

公元八世纪时,莲花生大士完成了这本书,并在打坐入定时把它放进伏藏,也就是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中。一千多年后,另一位高僧同样是在打坐入定时,从伏藏中取出了这本书,刊行于世。

伏藏传承听起来很玄奥,其实作一个类比就容易理解了。相当于莲花生大士用电脑把书的电子版上传到了云存储空间,千年后另一位高僧从云存储空间中下载了这本电子书,只不过伏藏传承中电脑换成了人脑,云空间换成了人类的集体潜意识。

伏藏传承具有成本低、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,所以藏地很多经典和信息都是用这种方式传承的。比如著名的史诗巜格萨尔王》,传说中的秘境香巴拉(就是希特勒派纳粹去寻找的那个)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。

 

《太乙金华宗旨》读后感

引言:古书的启发

以前看到一些国外的心脏移植案例中,受体在术后出现了和供体类似的性格,一直以来百思不得其解,也没有西医理论可以完美解释这一现象,直到看了中国道家的一本古书巜太乙金华宗旨》中的"元神识神"这一章后,才豁然开朗。这本书告诉我们,人的元神居于天心,就是松果体的位置,而识神居于心脏中的一个特殊位置。西医已经证明,人死之后一部分灵魂会从心脏中离开,正好就验证了这一点。我们那些“闻惊而跳,闻怒而闷,见死亡则悲,见美色则眩”的习性都是由识神所决定的。所以,当心脏移植之后,供体的一些脾气,也就随着识神一起,转移到了受体身上。

当然,这本书并非只是把道教的这些生理卫生知识简单地介绍一遍,而是介绍作者发明的一种新的修行理论和方法。

太乙金华宗旨

1.基本原理

中医认为,人身体上有三宝,也就是“精、气、神”。其中,“神”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能量。

“人之精华,上注于目”。当人睁开眼睛看外面的世界时,“神”这种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,所以我们常说某人眼睛炯炯有神,但是同时,这种能量也在被白白地浪费和消耗,即“走漏神识”。

那么,有没有可能利用这种精神能量进行修行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本书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方法,如果修行时眼睛不外视,而是回光反照,内观天心,那么就可以令自己的元神吸收这种能量,同时炼尽阴滓,修成纯阳之体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世人又称作者为吕纯阳的缘故。

Pineal Body

所以,这本书可以认为是作者写的一本关于回光修行的学术专著。

2. 传世奇书

这本书的传世也颇有传奇之处,作者是唐朝道士吕洞宾,也就是八仙之一,此书据说在元末战乱时遗失,清末时有一学者,在旧书摊上看到半本残卷,便如获至宝,重金买下后回家细读,并与好友交流。不想其好友正好有剩下的半卷,也是因缘际会,才使此书能重现人间。

纯阳真人吕洞宾祖师像
纯阳真人吕洞宾祖师像

后德国学者卫礼贤在中国游历时,将此书翻译为德文,取名巜金花的秘密》,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,很多人根据书中的方法修行,并看到了金花,也就是曼陀罗花。当时的心理学大师荣格,正陷于研究的低谷,被许多问题所困扰,偶然看到这本书后,才恍然大悟,意识到这本来自东方的古书,正是在探讨那些问题,荣格由此而得到启发,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理论,成为心理学的一代宗师。

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

3. 全真宝典

这本书由吕祖传给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,此后成为龙门派的经典。它含义隽永,文字优美, 如我特别喜欢这句"天地视人如蜉蝣,大道视天地亦泡影"。因为全真是融合佛道的教派,所以书中引用了释儒道的各种经典,如楞严的八还,对于开阔知识面也颇有好处。欢迎大家读后和我交流。

阅读时也可参考另一本书《钟吕传道集》,这本书是吕洞宾和他老师汉钟离的问答录,类似于FAQ,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修道各个方面的问题。

王重阳祖师像
王重阳祖师像

以文会友:我建了一个养生群,主要讨论岐黄之术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alanchcw。

我的站桩体会 – 入门篇

站桩满两个月了。从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,到初窥门径,一路走来也有不少心得体会,借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,希望有兴趣的人和我交流,共同进步。

Station Pile

1. 站桩有什么好处

1.1 易筋洗髓

我看了不少网上和实体书的资料,有一种观点是从西方的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,认为站桩能改善循环和呼吸系统,增强人体的耗氧能力。不过,就我个人的体会,站桩的好处绝不仅仅是这些。我每次开始站桩后,大约过2-3分钟,就会感到督脉发热,继而整个后背开始发热。督脉主一身的阳气,站桩可以把督脉的阳气激发出来,温养滋润挂在脊椎上的五脏六腑,同时流布周身百骸,此时会有遍体阳和的感觉。继续下去,慢慢会有汗渗出,主要集中在后背和脸上。这种汗,并非是因为肌肉疲劳或运动后产生的,而是脏器中排出的浊物。所以,站桩基本上是把全身从里到外洗了一遍,说它有洗髓之功,也不为过。

1.2 打通督脉

有意思的是,站桩似乎把我的督脉打通了。以至于现在我一坐下来,后背的脊椎就感到暖暖的,很舒服。如果打坐的话,脊椎和后背更是热得不行,像是有炉火在后面烤。而且,因为督脉提升阳气的缘故,所以现在即使天冷起来,我的手脚都是温热的。要知道人的手脚处于血液循环的末端,如果气血不畅,天冷时就很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。

Du Meridian

另外,站桩以后,我的睡眠改善了很多,即使是中午的小憩,也总能达到一定深度的睡眠。

还有就是站桩之后,胃气畅通,消化系统得到改善,所以常常会觉得饿,需要吃比平时更多的饭。原来一顿饭是两个素菜,二两饭,现在吃两素两荤,三两饭还觉得不够。

我的过敏性鼻炎,原来每天早上需要打坐补气之后,才能够保证当天不会发作。但是现在不打坐,也少有复发。

最后是牙齿,打坐之后,之前检查出来有牙周炎的几颗牙齿,还有一些没查出来的牙齿,都反复肿胀化脓。当时看到时也挺害怕的,打算去医院引流排脓,后来想起几年前拉筋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,而且牙齿的肿胀是轮流发生的,左边好了以后右边开始,如果是普通的炎症不可能那么巧,由此判断这是因为站桩后,身体的自愈机制开始启动,对病灶进行治疗,属于气冲病灶,于是泰然处之。果然,不久后这些牙齿都逐渐好转,原来深色的牙龈开始慢慢变成了正常的浅粉色。

1.3 贵在坚持

我一直在找一种每日可以坚持的养生方法。希望它能有一定运动量,能出一些汗,但又不会消耗太多。跑步的运动量偏大,出汗太多,每天跑很容易就会瘦下去。而走路的运动量又偏小。拉筋拍打实际上也是把体内的阳气调出,对身体进行治疗,但是消耗也偏大,而且拉筋比较痛苦,难以坚持。现在发现唯有站桩能满足我的这些要求,每天站1个多小时也不觉得累,稍微出一点汗。

2. 站桩应该怎么站

站桩看起来简单,但实际上其中大有讲究。站的姿势(又叫桩架)搭得好,不仅舒服而且效果明显。反之,则不仅会感觉很累而且效果不彰。我查了网上的大量资料,发现前人传下的,大都是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,比如虚灵顶劲、直腰蓄腹、扣地展膝,松腰坐胯等。而今人所述的,则多有自相矛盾之处。比如,有的说重心应该在脚尖,有的则说在脚跟,有的说保持前跪姿势,有的则说前跪会伤膝盖,有的说上身正直,有的则说微微前倾。

所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还是需要有自己的判断。关于重心,我比较认同太极芸桩和康元一生的观点,重心要在脚后跟,后跟占60%,脚掌占30%。站的时候着力的是脚后面的一根大筋,以及上面附着的肌肉。这样就避免膝盖承受太大压力,伤害膝盖。另外膝盖不超过脚尖,也很重要,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膝盖过于前倾而承重太多。

另外,我也认同太极芸桩的另外一个观点,就是站桩不应该变成一种煎熬。很多人把站桩理解为高一点的马步,把马步理解为低桩。这一点我不太认同。站桩要求屈膝,并不是要锻炼我们腿部的肌肉,而是为了能让在站的时候气血能顺畅自由地流动。所以才会要求很多地方是园的,比如手臂环抱,膝微弯,坐胯,脚趾微屈扣地。所以只需要微微屈膝,能够在几分钟内调出阳气来充盈身体就可以了,弯曲程度越小,费力越小,而且对膝盖的半月牙伤害也越小。

因为费力小,所以站的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。站桩就像烧开水,如果时间短了,开水就永远烧不开,效果也不明显。一般认为最好在30-40分钟以上。

Du Li Shou Shen

另外,站桩时最重要的一点,是要收摄心神,数自己的呼吸。黄帝内经上说的“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”和”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都强调守神的重要性。

除了数息外,站桩还需要对身体时刻保持觉知,感觉体内的气血流动,如果发现有哪里不舒服了,还需要及时地调整一下。

以文会友:我建了一个养生群,主要讨论岐黄之术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alanchcw。

如何用《金刚经》的智慧来解决商业和生活中的问题

————《能断金刚》读后感

虽然说佛法在世间,但是真正将佛法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书却少之又少,而《能断金刚》就是这样的一本书。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,佛法对应着出世索居、青灯古佛的苦行,与追逐财富名利的商场似乎是格格不入的。那么,这本书是如何将佛学思想和商业理念结合起来的呢?带着这样的疑问,我开始组织一些小伙伴共读这本书。

The Diamond Cutter The Buddha on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Your Business and Your Life

一. 因果

书的开始部分阐述了因果的基本规律,这和我们传统概念上的因果报应没有太大区别。

二. 问题和解药

这是全书的精华部分,作者给出了46个商业问题和相应的金刚解药。我对这些问题和解药进行了归纳整理,放在下面的表中,便于大家查阅。需要说明几点:

  1. 有些解药和问题之间看似没有直接的联系。比如:解决环境中的污染的方法,是去除思想中的污染。但是,实际上二者之间是有潜在联系的,只是因为因果律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变量系统中运作,其中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直接和明显,而我们的智慧又不够,所以无法看清楚而已。有些人因此而怀疑书中给出的解药是否真能解决相应的问题。对此,有两种应对的方法:一是不管它是否有效,先尝试着去做一段时间,通过实践来验证其有效性,如果真的产生效果了,那么大家就不会怀疑解药的有效性。二是通过禅定,增加自己的定力,从而由定生慧,当智慧足够时,就能够看清楚事物之间更多的因果关系。但是这个方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。
  2. 很多问题不限于商业领域,比如容貌逐渐衰老,所以我就用问题来统称之。另外解药用解决方案来代替,这样可能更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。
  3. 对于部分问题和解决方案,在佛经中有对应的阐述,所以我就在备注中给出经名和原文,作为理论依据。
  4. 在表的最后,我根据佛经中的内容,增加了47, 48两个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。
  5. 其它朋友如果践行后有成效的,欢迎在留言区分享。

下表是我和另外一位朋友共同整理的,在此向她表示感谢!

表的Excel版本:能断金刚之金刚解药.xlsx

序号问题(摘要)问题(原文)解决方案(摘要)解决方案(原文)备注
1公司财务不稳定pp. 991.与员工分享财富。
2.正当赚钱。
pp. 991. 与员工分享的愿力比分享的数额更重要。
2. 理论依据: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若有菩萨,依此善业于修道时,能离杀害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无能侵夺,长寿无夭,不为一切怨贼所害。
2公司购买的物品很快过时pp. 991.停止嫉妒其他商人及其业务。
2.专注经营自己的公司。
pp. 99
3在公司地位不稳固,正在失去权威pp. 991.谨慎谦虚对待周围的人。
2.平易近人,倾听员工的心声。
pp. 99
4无法享受自己辛苦获得的财富pp. 1001.不再对他人的努力所得不满。
2.停止与他人比较,珍视已有的一切。
pp. 100
5无论事业做得多大多好,总是不满足pp. 100参考问题4的解决方案。pp. 100
6周围的员工或者管理者总是相互争执pp. 100不参与挑拨离间。pp. 100-1011. 唯有从自身下手,解决自己的问题,你的人生、事业和世界才能得以改善。
2. 理论依据:净界法师《佛法修学概要》:莫向外求。
7与生意伙伴总有矛盾,总要闹翻pp. 101参考问题6的解决方案pp. 101
8优柔寡断pp. 1011.关爱周围的员工和管理层人员。
2.正直诚实。
pp. 101
9收购另一家公司时,筹集资金遇到障碍pp. 102不断给予他人,与竞争对手相互合作,实现共赢。pp. 102
10不可抗力在破坏你的生意pp. 102信守承诺pp. 102 -103
11面对挑战性的商业局面或商业决策,无法全神贯注pp. 103每天花些时间审视生活,看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。pp. 103 - 104
12无法掌握宏观市场、整体过程等pp. 104诚实地自省,思考整个世界和万事万物的来源。认识到没有什么事是偶然发生的。pp. 104-105
13租金太高,找不到合适的办公楼pp. 105帮助他人寻找或者提供落脚之处pp. 105-106怀着明确的领悟而行动,效果将更好。
14声誉出众的公司或者才华出众的人不愿意与你合作pp. 106选择了错误的合作伙伴。应重视合作伙伴身上的人品和信誉,而不只是资金上的帮助。pp. 106-107
15竞争对手总是处于上风pp. 107避免对他人恶语相向,包括不中听的言辞和口蜜腹剑。pp. 107
16与其它公司进行交易时,对方改变主意,背后捅刀pp. 1071. 不要幸灾乐祸,应该对任何身陷困境的人表示同情。
2.尊重每一个人。
pp. 107-108
17用心努力地对待重要项目,结果却一败涂地pp. 108了解事物真正运作的方式(本书所述的因果法则),并以这种意识状态来实施项目。pp. 108-109
18最需要帮助时,无人伸出援手pp. 1091.处处帮助他人
2.避免沉溺对他人的不幸幸灾乐祸。
pp. 109
19容易情绪失控pp. 1091.不要希望他人遭遇麻烦。
2.消除各种形式的苦恼和意识层面的不悦。
pp. 109-110
20市场混乱,没有道理或者逻辑可言pp. 1101.为所有人(包括竞争对手和敌人)祈福。
2.具备长足的眼光去创造新财富,切勿局限于现状。
pp. 110-111
21生意出现腐败问题,政府、公司和员工都出现腐败堕落pp. 1111.不要教导下属欺骗他人,以免反受其害。
2.停止我们自身内心的腐败。
3.谨小慎微,绝不要求他人为你做出不诚实的举动。
pp. 111-113
22事业蒸蒸日上,健康却持续恶化pp. 113关心员工的健康和福利。pp. 113-114
23曾经奏效的市场战略再也不管用了pp. 114避免小恶,避免最微不足道的浮夸和不诚实pp. 114-116
24意志消沉,怀疑自己pp. 116自觉主动地为周围每个人(包括竞争对手)的成功感到欣喜。切勿因他人的幸福快乐而嫉妒。pp. 116
25周围的人都不相信你所说的话pp. 117确保自己的言语准确无误pp. 117
26你着手的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无法成功pp. 118小心谨慎,全然真诚地行事。pp. 118
27你的行业中,人们尔虞我诈,互相欺骗pp. 118完全正直坦率地从事所有交易。pp. 118
28你的老板经常对你出言不逊。pp. 1181.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。
2.以仁慈的人对待侮辱你的人,拒绝以牙还牙。
pp. 119
29容貌渐衰pp. 120长期持续地避免愤怒。pp. 120-121《佛说罪福报应经》记载:“为人丑陋,喜嗔恚故。”
30无论工作多么出色,都受到批评pp. 121时刻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对周围人产生怎样的影响。pp. 121-1221.参考 https://page.om.qq.com/page/OacOlYK3d89v_Q4RLd2ZVwPw0:
1)在性质上,善具有安隐的特点。《大毗婆沙论》云:“性安隐故名善。”《俱舍论》亦云:“安隐业说名为善。”
2)在作用上,善能为今生和来世带来利益。《成唯识论》云:“能为此世、他世顺益,故名为善。”
31交给下级执行的项目未被好好完成。pp. 122用心协助公司其他人员完成工作。pp. 122
32项目起初很顺利,后来却很不顺。pp. 122真心地感激每一个帮助和支持过你的人。pp. 122-124
33工作中常置身不愉快的、脏乱或者有污染的环境。pp. 124彻底根除公司中可能损伤员工士气和道德的事物,包括性骚扰、不正当性行为等。pp. 124-126
34下级员工不可信赖,为确保交代的工作圆满完成,需要事必躬亲pp. 126在婚姻关系和家庭义务中保持忠贞和可靠,成为配偶和子女可以依赖的人。pp. 126-127
35经济不独立,无法对辛苦挣得的财务作决定pp. 1271. 严格尊重他人的财务和空间。未经其它部门或主管同意前,不可擅用他们的资源。
2.他人有需求时,尽可能向他们分享你的资源。
pp. 127-1291. 参考资料:《入菩萨行论》关于一体的概念。
2. 突破人我的边界和分别心。
36商业交易中,周围的人有欺骗误导你的倾向pp. 1291.觉察任何傲慢情绪的生起。
2.避免落入为博得他人认可而生活的陷阱。
3.不必言不由衷地赞美或者认可一个不值得赏识的人。
pp. 129-131
37没有人尊重你的言论,提出的每个建议都被忽略或者嘲笑。pp. 1321.避免无意义的谈话。
2.独自静默一段时间或者闭关并禁语几天。
pp. 132-137
38缺乏信心pp. 1371.避免无聊的闲话。
2.不要提出明知不可能实现的空头计划和方案。
3.只谈论你真正有心去做的事情
pp. 137-138
39无法好好地休息,不知道如何放松pp. 1381.小心谨慎地只谈论那些有意义和有益处的事情。
2.避免绮语,包括言之无物、流言蜚语和永远不会付诸实现的想法和计划。
pp. 138-139绮语(佛教解释) 佛家所说十恶中,属于口业的有四种,绮语即其中之一。
40无法把握时机pp. 139必须保证言出必行,只字不提那些并非真心想实现的事情。pp. 139
41没有人听从你的要求pp. 139开口之前三思而行,你的言谈必须对周围的人有意义、有益处pp. 139
42公司的员工似乎总是争斗不休pp. 1391.时刻协调沟通、帮助员工恢复融洽关系。
2.避免对公司内部的任何人产生任何的恶意念头,不要幸灾乐祸。
pp. 139-140
43处在正直人品不受尊重的环境中pp. 1411.环境的腐败堕落不能依靠外在方法来避免。
2.用正直严格规范自己,用正直背后强有力的逻辑培养诚实正直的人格。
pp. 141-143
44失去对商业的敏锐度,很难赶上商界的瞬息万变pp. 143明白铭印如何创造了我们周围的世界,并基于这一了解正直地行事。pp. 143-144
45正义不复存在。受到不公正对待时,无法得到权威人士(如上级领导)的援助和保护。pp. 1441.熟悉因果规律,如你的现实世界来自你的廉正的理念。
2.克服因文化的怠惰而拒绝思考事物的因果规律。
pp. 144-146
46自己的廉正已经显著下滑、令人不安pp. 146不要蔑视廉正,坚持做生意与廉正相关的想法pp. 146-149
47不够聪明,缺少智慧是以佛陀的真理劝人断恶修善,离苦得乐这是法布施,它的果报是智慧
48身体不健康,不长寿令众生免于危难及病苦等,如放生或对有病的生命施予照顾,不杀生,对无钱治疗的病人给予医药方面的无私帮助这是无畏布施,它的果报是健康长寿